“住宿生”和“走读生”,进入初中和高中后,才发觉差别大

智谱吧 人气:1.58W

简要回答

对于小学生住宿还是走读,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就是走读。因为孩子小,有父母的爱和陪伴,孩子安全感足,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如果此时父母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实际上就是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出去了,这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家庭的温暖,成长的基本条件就缺失了。尹建莉老师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自己女儿住宿的问题,当时女儿十岁上初中时,考虑到当时的外部条件住宿好,选择了让孩子住宿,住宿了三年。这件事一直是她心中的痛。父母对孩子的高质量、温暖的陪伴真的很重要。

对于初中和高中生来说,走读还是住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有的人认为住宿可以帮助孩子自立、专注学习,而有些人则认为走读更利于孩子学习,因为可以更方便地回家、自由支配时间
甚至还有人把高考升学率和走读联系起来。
那么住宿和走读哪个更好呢?
利弊分析,“住宿生”和“走读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看看哪个更适合孩子
住宿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了在学校以外的各种干扰和噪音。
相对于走读生而言,住宿生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不需要为来回路程而浪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而走读生每天回家路上花费时间不说,如果孩子自觉性不强,晚上回家玩手机,睡得晚,白天会学习精力不足。
而家离学校比较远的,为了陪读,在学校附近租房,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
比如江苏的一位网友说,在他们那考上第一第二的高中,80%以上的家长会租房陪读。
父母每晚开车 40公里去学校附近陪读,早上送完孩子再开40公里回来上班,在他们那,是正常现象!
看到这个网友说的我感觉不可思议,为了陪读,父母付出的真不少。可能地区差异吧,像我们县城租房陪读的就比较少。
此外,住在宿舍里孩子需要更自立,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与之相比,走读生也有自己的优势。由于可以回家,走读生和父母有更直接的联系,有什么事情可以及时和父母沟通,父母也可以觉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解决。
而住宿生与家人联系相对较少,有时可能会比较无助。
走读生自律性强的孩子,晚上回家可以在家安心学习一会。而住宿生回到宿舍洗漱完毕就熄灯睡觉了,没有额外学习的时间。

“住宿生”和“走读生”,进入初中和高中后,才发觉差别大

初中高中走读还是住宿?
不同学段对于走读和住宿会有所差别。
对于初中来说,走读相对更为适合。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孩子身心变化很大,三观还未完全建立,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孩子走读,父母可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但是如果孩子自觉性不强,送到管理严格的住宿学校也好,学习环境好,学校管理严格,有助于孩子学习。
比如孩子喜欢玩手机,家长管不了,每天晚上回来就要玩手机游戏,那么我认为可以果断让孩子住宿。
而高中阶段比较适合住宿,住宿更利于孩子更好地专注于学业。
高中学习任务重,精力投入较大,孩子住宿休息好,白天精力好,学习效率更高。并且高中孩子大了,自己在校完全能照顾好自己。
像我们县城的孩子,大部分离学校比较远,90%的孩子都是住宿,一个班级中走读的学生很少。
也有的地方,高中要求必须住校。
也有人说,高中孩子走读,晚上可以回家学习,而学习拼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长。保证孩子的睡眠,可以更高效的学习。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内心不太强大,建议走读,家长可以做好后勤,多陪孩子聊天,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住宿生”和“走读生”,进入初中和高中后,才发觉差别大 第2张

走读好还是住宿好?
总体来说,走读和住宿各有利弊,选择哪一种形式是根据每个人的家庭情况、经济实力和个人习惯来定的。
但总体来说,住宿更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而初中阶段则以走读为首选。
如果学校离家较远,走读显然不太合适,住在宿舍,便于更加高效的自我管理和学习。
如果学生无法抵制手机对其学习的干扰,可以选择住宿的形式,这样可以限制孩子玩手机,更专心学习。
走读的孩子需要自控能力,有自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远离沉迷手机游戏所带来的影响, 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

“住宿生”和“走读生”,进入初中和高中后,才发觉差别大 第3张

结语
住宿生和走读生都有各自优缺点,需要孩子们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生活。
同时,家长也应该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考虑学校和家庭条件等多方面的信息,权衡利弊后作出合理的决定。